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主要结论

李建伟 赛杰奥 2021-09-19

村庄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空间聚落,也是乡村聚居社会的载体和农村居民发展的平台。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村庄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社会文明的发源地。目前,我国仍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对村庄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改革开放40 余年以来,受城镇化的影响,村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革,社会网络不断解构。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利用效率低、空心化、设施配置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三农” 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将乡村发展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规划设计,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美丽乡村”规划研究团队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业延伸升级类型城郊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BAL01B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城郊乡村空间转型演化特征、机理与调控模式研究” (2018JM5109)、陕西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污水处理及管理规范》 (SDBXM 85—2017)、《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 (SDBXM86—2017)、《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 (SDBXM 87—2017)、《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规范》 (SDBXM 88—2017) 编制等,并承担了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导则》 和铜川市耀州区城乡统筹发展办公室《铜川市耀州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技术导则》 的编制工作,参与了2017 ~2019 年西安市“美丽县城、美丽镇街、美丽乡村” 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同时还进行了多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实践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李建伟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9. 12)一书以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按照“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的要求,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究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并就村庄规划中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系统探讨。

 

▲ 研究框架示意图

 

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

 

01


从“以人为本,村民自治”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服务均等,公平共享” “文脉传承,留住乡愁” 的价值取向出发,“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包括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支撑体系、人居环境整治和近期建设六方面内容的编制体系。其中,发展战略规划是村庄规划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明确村庄性质和发展目标等;产业发展规划是村庄规划的重点,主要包括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布局等;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三生” 空间和谐发展的核心举措,主要包括建设空间、农业用地、生态空间等的安排与布局,是“多规合一” 的具体体现;支撑体系规划包括综合防灾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彰显村庄特色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筑风貌、景观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是确定村庄近期急需建设的项目,确定建设时序安排和建设投资,主要内容为确定近期建设项目,提出整治计划和时序安排及投资估算。

 

▲ “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02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村庄发展应积极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体系。结合陕西村庄的立地条件,将村庄划分为城郊集约型、现代农业型、休闲旅游型、路域经济型和文化传承型五种基本模式。城郊集约型村庄应在不断挖掘优势资源、推进集约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承接城镇的功能转移,为城镇和周边农村提高优质化的服务。现代农业型村庄应大力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要素的互动,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优化转型农业产业体系,同时要不断推进农业产业体系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营环境的转变。休闲旅游型村庄应在提升设施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亮点,营造“生态+” 的品牌效应。路域经济型村庄应在完善配套设施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围绕道路培育沿线村庄的产业体系。文化传承型村庄应不断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健全村庄文化遗产和特色空间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 路域经济型典型案例:四岔铺村规划鸟瞰图


03

 

村庄空间管控边界的划定按照用地适宜性评价—村庄发展规模预测—“两规” 差异对比分析—管控边界划定的基本步骤进行,首先进行“三生” 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对村庄用地进行整体评估和划分,基本明晰“三生” 空间的适宜保护与开发区域;其次综合确定村庄未来发展的合理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再次通过多规协同,对比差异图斑,建构“统一基础、多规协调、空间管控、一张蓝图” 的编制思路;最后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三生” 空间的各项控制性指标,明确村庄保护边界与村庄建设边界,进而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村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空间管控边界的划定结果,提出村庄“三生” 空间的优化策略。

 

▲ 富平县梅家坪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04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应以环境卫生整治、设施配套完善、建筑特色塑造及绿色家园营建为重点。其中,环境卫生整治包括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卫生厕所改建三个方面,设施配套完善主要包括道路畅通安全、饮水安全提升和电网升级改造三个方面,建筑特色塑造包括危房改造、旧房整治、传统建筑保护和新建建筑指引四个方面,而绿色家园营建则主要包括门户景观营建、街巷景观美化、滨水空间营造、线缆乱拉治理和绿化水平提升五个方面。

 

▲ 延长县樊家圪台村村委会前广场整治示意图


05

 

村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坚持整体性、原真性、效益性和“活化态”的基本原则,按照村庄评估—明确对象—制定策略的思路对村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将村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人工物质空间保护和精神文化空间保护三部分。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主要涉及村庄的山水格局、农田、植被、视线通廊等要素;人工物质空间保护主要涉及街巷格局、乡土建筑、历史要素等要素;精神人文空间保护主要涉及寺庙、戏楼、酒楼、茶楼、特色食品和工艺品作坊等反映民俗文化的空间场所,码头、馆驿、商道等反映商贸文化的要素及重要革命战役、会议场所和人物故居等反映红色文化的要素等。在保护策略方面,一是创新利用方式,以用促保让文化活起来;二是完善机制体制,强化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三是加强公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 镇安县云镇村整体保护格局示意图

 

06

 

从“修复农村生态环境,塑造生态宜居乡村” 的基本目标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修复和积极营建的原则,将保护与修复要求融为一体,从山体、水体、农田和棕地四个要素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其中,山体保护包括山体轮廓保护与本体保护两个方面,山体修复主要从安全治理、生态恢复和景观塑造三个方面依次展开;水体保护包括村域内的河流、湖泊、湿地、池塘、水源及水源涵养地等的保护,水体修复主要从水体自身(沟、塘、河道)、水系周边(驳岸) 和水系所处环境(流域) 三个层次出发;农田保护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不同类型农田保护和管控要求有所差异,农田生态修复则从源头保护、绿植隔离和土壤修复三个层次展开;棕地修复则主要针对工矿业废弃地、垃圾填埋地、废弃宅基地、房前屋后空闲地等进行,依据地块的类型采用不同修复措施。

 

▲ 渭南市经开区东风村规划总平面示意图


07

 

按照“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基本要求,依托GIS 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功能,村庄空间规划及建设管理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系统层四个方面。

 

▲ 村庄空间规划及建设管理信息平台网络结构

 

建设村庄空间规划及建设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具体体现。

本文摘编自《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李建伟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9. 12)一书“前言”“第10 章 主要结论”,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丛书)

ISBN 978-7-03-064100-7

责任编辑: 刘 超

 

本书着眼于解决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 围绕“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本书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和编制内容, 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村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编辑:刘四旦)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并设星标: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传播科学,欢迎分享“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